咸宁竹雕是由实用竹器工艺发展形成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系湖北竹雕的主要流派之一,流传于鄂东南的咸安区、通山县、赤壁市以及武昌等地。
咸宁竹雕应用广泛,不但具有实用性还讲究装饰性,其按功能可分为实用器和陈设摆件两大类。所用题材涉及历史典故、宗教人物故事、民风民俗、山水题材、植物花卉、翎毛走兽、装饰图案等等。
咸宁竹雕以本地的楠竹、毛竹为主要原料,经选材、防腐处理、干燥、制图、上稿、雕刻、磨光上油等工序制作而成。所用竹材,一般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处理后,年越久而色越亮、愈深。
咸宁竹雕讲究刀法,以浮雕、镂空雕、圆雕为主。其中受江浙流派的影响,还使用留青雕法。
咸宁竹雕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将竹艺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文化内涵深厚,对研究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极大的补充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