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source Libtra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Xianning
朱型淼 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李闯王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拍摄时间:2010年4月2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闯王镇闯王陵
拍摄内容:朱型淼在闯王陵向扫墓的小学生讲述李闯王传说
拍摄者:杨启兵

拍摄时间:2010年4月2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闯王镇牛迹岭(李闯王殉难处)
拍摄内容:朱型淼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讲述李闯王传说
拍摄者:张爱国

拍摄时间:2010年4月2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高湖村小学
拍摄内容:朱型淼在高湖学校讲述李闯王传说
拍摄者:张爱国

拍摄时间:2010年4月20日
拍摄地点:朱型淼家中
拍摄内容:关于记载李闯王传说的实物资料
拍摄者:杨启兵

拍摄时间:2010年4月20日
拍摄地点:朱型淼家中
拍摄内容:朱型淼收集整理李闯王传说的手稿
拍摄者:张爱国

拍摄时间:2010年5月6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闯王镇闯王陵
拍摄内容:朱型淼收集整理和出版的李闯王传说书籍
拍摄者:张爱国

拍摄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闯王镇牛迹岭(李闯王殉难处)
拍摄内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朱型淼进行抢救性记录
拍摄者:谢志兵

拍摄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拍摄地点: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拍摄内容:朱型淼配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拍摄者:谢志兵

朱型淼,男,汉族,1943年出生,通山县闯王镇高湖村人,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李闯王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李闯王传说主要传述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通山县九宫山的历史事迹,包括由李闯王遇难经过、落难前后有关联的地点以及遗物衍化出的传说。朱型淼在讲述这些传说时,口语清楚、条理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表情丰富,能与听众较好地互动,深受村民、学生喜爱,被当地称为“李闯王传说”的守望人。

朱型淼出生于李闯王殉难地——小月山牛迹岭山脚下的朱家湾,从小便耳濡目染了大量有关李闯王的传说,多年来收集了大量相关史料实物。1962年冬,其在叔祖父朱麟安的医书中发现夹有先祖亲笔移录稿《弋闯志》,引发他搜集整理有关李闯王殉难于当地的文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的兴趣,此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遍访有关道庵、寺庙、名山、古墓,采访了100多位口述者,搜集了100余个有关李闯王的故事。2009年至今,先后整理出版了《千古风流》、《李闯王传说》和《遗恨千秋》。为了把“李闯王传说”传承下去,他经常到闯王陵、森林公园、学校向游客、青少年讲述李闯王传说。

建设单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 咸宁市群众艺术馆 Since 2017.12 Manage
协办单位: 咸安区群众艺术馆 嘉鱼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崇阳县文化馆 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城县文化馆 赤壁市群众艺术馆